方江山|紧紧围绕核心标志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12-22 22:42:13 来源: sp2024122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和衡量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紧紧围绕核心标志,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刻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和外延,从技术创新与应用程度、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组织形态和管理方法、市场适应性与灵活性、经济增长模式等方面理解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要把握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选择,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主要包括技术进步、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扎实推进制度创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具体来看,一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二是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三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全要素生产率 科技创新 资源配置效率

引言

生产力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坚实支撑,其每一次飞跃始终伴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和创造性应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断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进行与时俱进的优化组合、完善拓展,进而不断激发发展新动能、积累发展新优势,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的一个基本点,是人类创造实践的一个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入阐释,深刻指出:“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特征和衡量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紧紧围绕核心标志,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着力把握好三个方面。

深刻理解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和外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党的代表大会文件中首次出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通常用“索洛余值”度量。在分析1909年~1949年美国经济增长时,罗伯特·M.索洛发现在这40年中,美国的人均产出增加了一倍,其中只有约12.5%归因于资本积累,其余部分则归因为技术进步。索洛的研究,使工业国家意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此后,不少经济学家围绕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有经济学家认为,余值不仅包含技术进步,还包括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无关的任何其他因素,比如资源配置、管理创新、知识积累、生产方式改进等。这一观点逐渐占据主流。因此,2018年版《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全要素生产率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是产出中投入要素不能解释的部分。

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多个方面,是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之外,其他所有影响产出效率的因素的综合体现。

从内涵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降低,或者在相同成本下能够生产更多产品。它不仅仅关注单一要素的效率提升,而是追求整体效率优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通常与技术进步紧密相关,但也包括了组织创新、优化的生产过程、更好的资源配置、改善的管理实践等因素。

从外延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技术进步、规模经济、教育培训、制度改革等多种途径实现,因此其外延涵盖了从微观企业管理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各个层面。在宏观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可以反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生产能力的提高;在微观层面,则体现为企业或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的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传统生产力主要通过物质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量。而新质生产力则更注重于通过技术进步、知识创新和配置效率提升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看,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与应用程度。传统生产力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新质生产力则强调通过技术创新、信息化、自动化等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同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影响。新质生产力最显著的特征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它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生产要素投入,而是更多地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为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

二是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传统生产力侧重于物质资源如土地、原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消耗,而新质生产力追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创新配置,注重知识和信息的作用,强调人力资本和创意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生产和经营方式,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组织形态和管理方法。传统生产力多采用垂直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方式,管理层级较为固定;新质生产力倾向于网络化、平台化的协作模式,管理更为扁平化、去中心化。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管理创新同样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企业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增强竞争力。

四是市场适应性与灵活性。传统生产力在市场变化面前反应较慢,调整生产策略不够灵活;而新质生产力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新质生产力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调整生产策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它也能够适应新技术、新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是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生产力模式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而新质生产力倡导绿色增长和循环经济,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新质生产力追求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实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把握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选择

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从理论路径和实践路径两个方面来把握。

从理论上看,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主要包括技术进步、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改进,能够使单位生产要素的产出增加。技术进步不仅包括新技术的发明和创新,还包括现有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应用。通过技术进步,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引入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系统和先进生产工艺,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也能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和经济体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能力,包括研发投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例如,企业通过不断集聚创新人才、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可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些新因素的大规模应用,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效率是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程度,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生产要素的效益,提高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例如,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可以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重大论断,把新质生产力同全要素生产率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明确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践路径。

一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要全面构建更加自主的科学技术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瞄准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持续开展基础、通用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战略性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聚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方向,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前沿生物和新能源等最可能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部署,在开源开放路径下完善技术体系,增强新领域新赛道引领能力。同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企业层面的应用,通过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意味着科技创新成果的大规模成批量应用。为此,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要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着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增长引擎,在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要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前提条件。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内在要求实现要素配置的绿色优化组合。一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让企业增强绿色发展的盈利能力。二是加强能源前沿技术研发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让企业的能源动力绿色充盈。三是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企业引进绿色技术、加强绿色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四要扎实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制度创新能够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全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其次,制度创新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创新成本,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此,要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打通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之间的堵点;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微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关键在于企业的流程再造。要引导企业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对生产流程进行改造提升,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的工艺方法以及灵活高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通过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的配合,显著提高生产效能。

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科学指引。

坚持从实际出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不仅存在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而且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即使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地区,也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特色、产业基础、科研条件。这决定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必然不同。同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多个路径的组合,也是多个政策的叠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存在一个“包治百病”的单一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具体路径。另一方面是因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总会对社会形成一定冲击,而每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承压能力不同,应对冲击的举措也必然不同。比如,一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难免引起劳动就业岗位的变化,可能会有相当数量的劳动者因为旧岗位消失或不适应新岗位而找不到工作,给就业带来一定影响;也难免会引起企业的变化,一部分跟不上发展脚步的企业会大幅裁员或倒闭;还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减少政府税收,引起财政资金紧张;等等。各个地方情况不同,为了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也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先立后破的方式,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在实施路径上,应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同时,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具体来看,各地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对于发达地区来说,应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应有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精深加工度,同时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制造业基础好的省份应继续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主要农业省份应加大力度发展现代农业。各地都应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二是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各地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自身产业发展情况,努力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政府创新投资基金等,鼓励企业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采用新工艺与新技术进行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条件的地方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注重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持续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

三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根本的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求弥补市场失灵,并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做好的都交给市场和企业,凡是社会中介组织能承担的职能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四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创新平台和发展环境。根据本地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激发劳动者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有条件的地方,要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是作者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致辞发言全文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习近平,2024,《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求是》,第11期。

习近平,202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出版社。

习近平,20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人民日报》,3月6日,第1版。

罗伯特·M.索洛等,200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

方江山,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法学(政治学)博士。先后在光明日报社、中央政策研究室以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宣传部、安徽省宣城市委工作。学术论文代表作有《〈论语〉“天”的观念之文化意义》《试论亚里士多德划分政体类型的第三个标准》《现代化的伦理价值》《新制度学派意识形态理论述评——兼论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正确处理城乡关系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试论优秀思维品质的内在特点和优秀思维能力的实质性要求》等,博士学位论文《非制度政治参与》先后以中英文出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