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22:13:52 来源: sp20250110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 受访者供图
仰望天空时产生无尽遐想,这或许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好奇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认为,人类对于周围世界的探索几乎是种本能。在课堂上、在书籍里、在科普活动中、在短视频平台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创新方法,让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知得到了正向反馈。以抖音平台为例,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超过585万人追更院士课,科学热持续升温。
科研的出发点,往往源自探究自然的好奇心。科学家们步履不停,希望鼓励更多青年跟着“好奇心”去探索答案。
好奇心源于对“从哪来到哪去”的思考
几年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凭借短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她带着工作室的成员们吃黄焖鸡,剔出骨头拼出了整副鸡骨架模型。在吃完鱼头泡饼后,拼出了胖头鱼脑颅模型,被网友评为“让偷工减料的餐馆闻风丧胆的女人”。这些年,卢静忙着给鱼做CT,在“石头里的骨头”中寻踪过去、探索未来。近日,在“抖音科学夜”主题晚会上,卢静分享了自己的“好奇心”故事。
“化石的脑腔里到底有什么?它的脑长得和我们现代脊椎动物的脑有什么不一样?脑内的主要神经血管结构到底怎么演化?”40年前,这个问题触发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的好奇,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将一截仅3厘米的鱼骨切磨成500多片,从而推翻了当时流行的四足动物双起源假说。在科研条件有限的年代,这样的探索虽然耗时耗力,却为古生物学领域带来了重要的理论突破。
好奇心推动着新技术的持续探索。科学家们发现,连续磨片法对化石有损,而用CT机获得化石脑颅的内部信息精确度更高,且更省时。从2010年开始,在导师的带领下,卢静和团队自主研发了首台对古生物进行扫描的CT机器,“从2011年至今,通过我们的CT机器扫描的化石样品有9000多件、现代生物样品2000多件。我们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及子刊上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卢静说,CT的应用已成为古生物学的常规研究手段。
好奇心促进着人们对新问题的探究。“10年前的机器,成像精度大概在10微米以内。现在我们想要看到更高精度的化石、更精细的结构,可能需要1微米甚至零点几微米的精度。”卢静说,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古生物长什么样子,我们怎么能用最科学的方式复原一条古鱼?过去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化石,是研究者从野外发掘、修复、装架之后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未来我们看到化石的展示方式,能有什么不一样?”
卢静希望通过最前沿的科技手段,让古生物学变得酷一些。她和团队通过CT扫描技术,自主研发了三维可视化软件,重建4亿年前的古生物世界,打造了3D版的古生物模型。“借助VR、AR等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对化石进行观察、研究,甚至进行科普,科技引领古生物研究不断前进。”卢静说。
如今,卢静的工作不仅包括研究化石,还包括研究现代生物,通过更加前沿的技术,回答好奇心带来的新问题。“我们一起去解答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从哪来?希望我们的工作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人类,以及人类4亿年前的祖先。”卢静说。
“有趣有料”的科学视频 留住孩子们的好奇心
短视频科普创作者戴伟有这样一段经历。前不久,他去给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上化学课,孩子们的提问非常专业,“是关于氧化剂氧化性强弱的问题,理论上要到高中才会接触,一问才知道他们平时就喜欢看化学实验的短视频,知识面已经很宽了。”戴伟说。
对青少年而言,找到权威、准确且易懂的科普内容至关重要。对很多科学家来说,最大程度保证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难,把科学知识讲得轻松有趣却很难。虽然难,但一旦成功,科学家们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
同济大学物理学退休教授吴於人化身“不刷题的吴姥姥”,在短视频平台上普及物理知识。同时,她也致力于青少年科普科创教育事业,和团队积极探索中国式的科学教育模式。她觉得,让青少年爱上科学,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当科学家,而是成为科学家式的人,“科学的思维将让孩子们一生受益。”她说。
人大附中教师李永乐总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解释枯燥深奥的物理知识,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他觉得,“如果有一天,一位科学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说是因为看了我的视频、听了我的讲座,才喜欢上科学,那将是我一生无尽的荣耀”。
随着“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潜海的每一次刷屏,到人工智能、数字生命等概念频频登上热搜,关注科学在青少年中成为一种时尚,科普内容从“身边小事”向前沿科技、硬核知识延伸。在短视频平台上,也有越来越多科学家成为向广大网友传递海量科普知识的“信使”。
“知道宇宙是什么样然后去活一辈子,与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然后浑浑噩噩地活,截然不同。”天体物理博士刘博洋怀着对于浩瀚宇宙的好奇心,想把人类迈向星辰大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他曾奔袭数万公里,拍下了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12种不同构型;也在短视频平台上科普“中国天眼怎么找外星信号”“上天拍的月亮怎么这么扁”等问题,拉近科学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对青少年有着更远的期待,“科学和科普是科技腾飞的两翼,科普也需要创新,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方式和平台。希望通过短视频科普,能播下科学的种子,启发下一代人的科学好奇心,通过一代一代人不断地努力,将中国建设为科技强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安俐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杨曦、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