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d35c8dd1-26d7-4de8-ad89-23c81edc4299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在扎龙灯骨架。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4db70431-30e8-490f-8879-ffa7385874ff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和妻子在进行糊纸工序。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b472b316-97f9-49f7-b78c-261bd0407009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在进行上色工序。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9733cde7-425c-4bb8-b862-665dd868884a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制作的龙灯半成品。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c6bc031a-a3f2-4d05-a9cc-d0bb7e2f3bce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和妻子在查看制作完成的龙灯。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dd6d53e0-d532-400d-bcdd-7dbf650402a4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在半成品龙灯上画龙。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451f1e81-c730-4494-98cb-80d221aa8510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在查看制作完成的龙灯。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33955ab1-2db7-4328-bfaf-3adb836cefdf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在进行绘图工序。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8b3b4e51-c358-4dae-baec-f735ae254e18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在摆放制作完成的龙灯。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7fe6f804-639a-44f6-9732-eeba45c9634f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在扎龙灯骨架。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117/a48da56c-c1a5-46bd-ac57-0357c8e06254_zsite.jpg)
1月17日,贵州思南,刘裔松制作完成的龙灯。
中新网
记者 瞿宏伦 摄
农历龙年春节临近,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许家坝镇72岁的民间手艺人刘裔松和妻子忙着制作龙灯,迎接龙年的到来。龙灯制作要经过设计、扎骨架、糊纸、绘图、上色等30道工序,对制灯艺人的艺术素养和制作技艺有较高要求。刘裔松学艺至今,已经扎了近50年龙灯。刘裔松介绍,许家坝镇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都要开展“炸龙灯”习俗活动,镇内每个村至少要出一条龙灯。他说,“马上龙年就要到了,预定的龙灯比往年更多,目前已经有70条龙灯初步制作完成。”
【编辑:曹淼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