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1:58:43 来源: sp20250107
庞之浩
目前,神舟十七号船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计划本月底择机发射。与神舟十六号乘组会师,在轨进行交接班后,神舟十七号乘组将继续在“天宫”空间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技术试验。
中国太空第一人、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杨利伟日前透露,目前我国航天员正在为登月任务做准备,登月航天员将从前期执行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中选拔。
那么,这些年我国航天员的选拔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和变化?登月航天员与以往相比,条件是否更加严格?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未来我国航天员还会有哪些新任务?
选拔不再仅限于飞行员
由于载人航天活动具有任务艰巨、技能复杂、环境特殊和危险性大等特点,所以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很高,否则难以完成艰巨的航天任务。
要想当航天员,首先需参加预备航天员的选拔。这种选拔是从申请人中选拔出达标的可参训者,它需经过基本资格审查、临床医学检查,以及生理机能、心理素质、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选拔等。
一是申请人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因为载人航天目前仍是风险很大的一项任务。
二是申请人要有良好的体格。例如,凡有痛风、皮炎、眩晕、色弱、鼻炎、哮喘、耳鸣、贫血和龋齿等疾病的申请人不能入选。
三是申请人要有良好的心理品格。例如,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善于控制情绪、能与他人和睦相处等。
四是申请人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载人航天是一门高度综合的技术,需要航天员完成复杂的航天训练和飞天任务,所以申请人一般要求至少为大学本科毕业。
五是申请人要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航天驾驶员,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具备的素质与航天员最为接近。
总之,航天员的选拔对今后的训练乃至最终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我国已形成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航天员选拔标准。截至2022年,我国已选拔出3批共39名航天员,其中前两批共21人都是从飞行员里选拔的,第三批的18人除了从飞行员里选拔之外,有7名是从工程师中选拔的,4名是从科学家中选拔的。
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后续飞行任务的需要,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于2022年启动。本次将选拔12—14名预备航天员,其中包括航天驾驶员7—8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共5—6名,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究竟谁能入选,预计今年底就能见分晓。
3类航天员互为“备份”
目前,航天员主要分为航天驾驶员(又叫飞行专家)、航天飞行工程师(又叫任务专家)和载荷专家(即科学家)3类。
我国是从2018年选拔第3批航天员时对航天员进行专业分类的,即除了继续选拔航天驾驶员之外,还选拔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其原因是从2023年起,我国空间站要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所以需要派更专业的人去保障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行,开展更复杂、更尖端的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技术试验,从而早出成果、多出成果,提高空间站的应用效益。神舟十六号乘组就是由这3类航天员组成的。
由于这3类航天员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所以对他们在身体条件、工作技能、训练重点、任务完成等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其中,对航天驾驶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最高,对航天飞行工程师的身体素质要求次之,对载荷专家的身体素质要求相对最低。但对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知识结构要求,比航天驾驶员更高。
航天驾驶员是从飞行上千个小时的战斗机飞行员里选拔的,相当于载人航天器的“司机”,主要任务就是驾驶载人航天器,负责载人航天器的飞行安全。航天飞行工程师是从航空航天工程及相关领域专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中选拔的,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空间站的运行、维护、保养、维修和扩展等。载荷专家是在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中选拔的,这类航天员会携带特定仪器设备,在载人航天器上开展复杂的专业科学实验。
尽管这3类航天员在职责上有分工,但是他们通常都是一专多能的,进行过有主有次的全面训练,在太空可以互为“备份”,共同完成任务。
进入预备序列需过三关
想当航天员,通常要历经预备航天员选拔、训练期航天员选拔和飞行乘组选拔3个阶段。先说预备航天员的选拔,一般要经过初选、复选和定选。
初选就是进行基本条件审查,包括通过门诊检查了解申请人的年龄、身高、健康、心理等,筛除有明显疾病和功能障碍的申请人。
复选是对初选合格者进行全面、深入而细致的医学、生理、耐力和心理等检查,以了解申请人有无临床上没有表现出来的潜在疾病,确定其机体功能的储备能力、调节能力和航天环境耐受能力以及心理状况。
进入复选阶段时,申请人需要住院一段时间进行临床医学检查,包括临床各科(如内科、外科、眼科、神经科、精神科、五官科和口腔科等)的常规检查、详细的实验室生化检查和影像检查等特殊物理检查。
为了优选出身体健康、身体素质好及对航天环境有较高耐力和适应性的人,航天员医学选拔细分为临床医学选拔和生理功能选拔两大部分。前者一般采用病史调查、临床各科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3种方法,并分为3级,航天驾驶员必须符合Ⅰ级;航天飞行工程师要符合Ⅱ级;载荷专家要达到Ⅲ级。后者是对申请人的脑功能、肺功能、心血管功能进行测评,通常分为一般生理功能选拔和航天特殊环境因素耐力选拔两大部分。
其中,特殊环境因素耐力选拔是航天员选拔乃至训练中最具特色的项目。它通过高空减压病易感性检查、低气压缺氧耐力和耳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超重耐力检查、下体负压耐力检查、头倒位耐力检查、高温和孤独耐力检查、振动和噪声耐力检查等,优选出对航天特殊环境耐力和适应性好的人,并进一步检查申请人有无潜在疾病或功能障碍。
通过预备航天员选拔的申请人,就可以进入航天员大队进行训练了。
有“飞天”经验也需重新参与选拔
进入航天员大队进行训练后,预备航天员还要经历训练期航天员的选拔和飞行乘组的选拔,这两个阶段不光要考察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还要考察航天员的文化、技能水平以及乘员组整体效能的情况。由于受检查条件的限制,因此有些人的疾病或思想、身体、心理、训练成绩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在有一定生理和心理负荷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暴露出来。
训练期的选拔是为了在训练过程中全面考察预备航天员的作风、知识与技能等,查找问题。在训练期间,每名航天员每年还要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只有在训练全过程中考评合格的预备航天员才能成为正式的航天员。
但成为正式航天员并不意味着就能去太空,因为他们还要通过飞行乘组的选拔。即便是已经上过天的航天员,想要再次上天,也需重新参加选拔。飞行乘组的选拔是为了完成某次航天飞行任务,从正式航天员中选拔出最佳组合。该选拔贯穿于某次飞行任务训练的全过程,直至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发射当天才结束,它不光评价每名航天员的条件,还评价乘组的整体效能。
一个载人航天飞行乘组通常由不同类型的航天员组成,具体选择谁上天执行任务,与航天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各项训练的综合成绩、乘组中航天员之间的心理相容性、所要执行的航天任务特点和要求等有关。
因此,在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前6个月—2年就需要确定飞行乘组,从而使乘组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训练,熟悉所要完成的任务,如出现问题还有调整的余地。
登月球登火星航天员要求大不同
截至今年9月,我国已把18人、29人次航天员送上太空,并顺利完成了预定任务,这表明我国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是科学有效的。
到2030年前,我国将实施载人登月任务。据专家介绍,由于月球距离地球要比空间站距离地球远得多,登陆月球也比在空间站工作复杂得多,所以登月航天员面临的风险更大、挑战更大,技术要求也更高。因此,国家不仅会从前期执行过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中去选拔,对于他们的训练要求也会有一些变化。例如,由于飞得更远了,所以登月航天员要有更强的自主工作能力和决策能力,更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且根据登月任务的要求,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1/6,登月航天员需在月面行走和操控月球车,对于协调性、操作性等方面的能力自然有更严格的要求。
登月航天员将担负在月球开展科学考察与样品采集的任务。为完成这项任务,我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新一代载人飞船、月面着陆器、登月服和载人月球车等装备。
载人登月不是中国航天的终点,未来,航天员还将向火星进发。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航天员到火星一个来回至少需要520天,所以,火星航天员的选拔更注重心理品格,然后才是身体素质和知识水平。首先,在候选人中排除那些人格有缺陷和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人;其次,要评定候选人在长期与世隔绝的火星旅行中,能否身心健康、坚持到底,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第三,在长时间完成单调和重复性的工作之后,能不能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及时做出快速反应。
从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首次叩访太空至今的2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踔厉前行,凭借着坚韧不拔的品格和自主创新的勇气,为中国航天书写传奇,走向更深远的太空。
延伸阅读
我国航天员选拔标准的变化
我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是年龄25—35岁,身高1.60—1.72米,体重55—70千克。通过选拔者均为男性,驾驶战斗机飞行600小时以上,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且飞行成绩优秀。1998年1月5日,14名航天员进入北京航天城,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宣告成立。
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标准是年龄30—35岁,身高1.62—1.75米,体重50—74千克,平均飞行1270.7小时。2010年,我国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出5名男性航天员和2名女性航天员。他们都具备本科学历,除了有心理稳定和临危不乱等“软性”条件之外,还有高超的飞行技术、丰富的飞行经验以及强健的体魄。
到2023年10月,我国已有11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完成任务。由于每个乘组执行的任务不同,每次载人航天飞行乘组的选拔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神舟五号航天员的选拔是先在我国第一批14名航天员中筛选出3名申请人,最后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
神舟六号飞船载2名航天员上天飞5天,所以选拔飞行乘组时,心理相容性是选拔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配合默契、性格相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神舟七号乘组要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所以对航天员的体能、上肢力量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主要靠手来实施。
神舟九号、十号乘组的任务是掌握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并在天宫一号内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所以选拔乘组时重点考虑这些方面的训练成绩。
神舟十一号乘组要在天宫二号内进行30天中期驻留验证,为此,加强了功能紊乱的深入排查,重视情绪稳定性、危机处理能力和心理相容性等的评定。
神舟十二号至十五号乘组是一起选拔出来的,执行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与建造阶段的4次飞行任务。针对此任务特点,加大了对临床潜在问题的排查,增加了高空减压病易感性检查,采取了+8g的超重耐力选拔,并要求太空行走能力强。
执行2023年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神舟十六号、十七号乘组也是一起选拔出来的,它综合考虑了神舟十六号、十七号任务以及航天员队伍可持续建设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包括第三批航天员,他们有的是从工程师或科学家里选拔的,从而能在载人飞行中形成优势互补,更高效地完成各项飞行任务。
(作者为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