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疆兵团如何在中国最大沙漠边建“森林绿洲”?

发布时间:2024-11-14 12:03:51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乌鲁木齐1月1日电(史玉江 张涛)隆冬,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称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十三连,晨雾中林海如涛,由南向北延伸百余公里。以胡杨、沙枣树、新疆杨为主的百万株人工林依次铺开,像一排排战士,守护身后的田野。

前方是无尽的荒漠,身后的绿色屏障给人以希望。张涛 摄

  从空中鸟瞰,一边是漫漫沙丘、一边是阡陌交错的绿地良田,这条“绿色长城”几乎全由人工种植而成。而这,仅仅是南疆知名的“三五九”生态防护林的一角。

  60多年来,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北部流沙止步生绿。兵团在沙漠边建起一座69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新城——第一师阿拉尔市。静静的塔里木河流过繁华的市区,两岸杨柳葱郁;浩渺的胡杨河公园碧波荡漾,湖畔群鸟飞翔。

  可以说这是新疆治沙史上的奇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可借鉴的举措吗?

当地采取科学节水措施,推广乔灌草栽培新技术,结合机械补播、飞播、育苗移栽、扦插、沙障等方式,进行沙漠生态综合治理。史玉江 摄

  造林的三代“愚公”

  曾经,这里一片荒芜,人烟稀少。20世纪50年代末,王震将军带领部队来到这里,他们脱下军装、拿起锄头,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开展了造福人类的巨大工程。

  从建连的那天起,十一团十三连40多名职工用了近20年,在30公里长的沙漠边缘种下1公里宽的绿带。目前,该团林网化率达90%,植被覆盖率达33.8%,将绿洲向沙漠延伸了20公里,在亘古沙海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60多年过去了,兵团三代人在沙漠的边缘种植数百万亩以上的成片林地。史玉江 摄

  “治沙护林是我一生唯一干的事。我退休了,儿孙辈会继续干下去。”十一团护林员夏万林说。

  夏万林十几年累计巡护里程近7万公里,栽种树木上万棵,养护林带数万亩。每年多数时间吃住在生态林里。

  站在三五九防风林的一处高坡上,夏万林环顾着四周告诉记者,“那些林子就是我的家人。”

  63岁的一团二连退休职工张治国,其母为“山东女兵”,到新疆就开始种树。“我母亲退休后,我继续种,我16岁的孙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义务植树活动……”

  60多年过去了,兵团三代人在沙漠的边缘种植百万亩以上的成片林地,建成了总长超千公里的多条大型防护林带,初步实现“人进沙退”“林进沙退”的逆转。

大漠边缘正形成大片森林。张涛 摄

  治沙者用科技造绿

  2010年,走出校园的夏万林成为一名护林员。受过高等教育,让他有着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治沙逻辑。“老一辈人种树治沙靠斗志,我们这代需要科技。”

  “治沙的核心是管住沙,种活树,用好水。”夏万林说,这十几年,他栽种的上万棵成活率90%以上,得益于滴灌的使用、抗盐碱树种的采用等一系列科学造林、造绿技术。

  近年来,当地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展开合作,累计投入资金30余亿元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工程,完成造林退化林修复、封沙育林、防沙治沙、草原生态修复、退耕还林工程100余万亩,大漠边缘正形成大片森林。

治沙最难点就治碱、引水、防风和提高效率。张涛 摄

  在大漠腹地植树造绿,树苗的存活难以想象。可以说,治沙最难点就治碱、引水、防风和提高效率。

  多年来,当地引入了滴灌技术,开发出“干法种植”“机械植树”“飞机树球植树”“网格法治沙”甚至“卫星监控”“实地监控”“点滴法补充营养液”等科技治沙增绿技术。解决了过去50年没有解决的难题。

  “我们发现了塔克拉玛干的‘生态密码’——核心就是怎么让植物拥有赖以生存的水,而肥水一体化滴灌技术解决了用最少的水种活最多的树木问题。”第一师阿拉尔市林草局工作人员姚珊妹说。

  如今,沙漠戈壁虽已被控制和改善,但还有亟待提高的地方。长年致力于沙漠植被研究的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授韩路表示:“目前的沙漠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生态系统稳定性还有待提升。”

  守护者与沙漠和谐共生

  站在离沙漠最近的十三连放眼望去,防风林带生机盎然,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沙地,近看灌木丛间,隐约有野生动物踪迹。

  “我们采用‘乔灌草结合,以灌为主’的耐旱耐盐碱植物配置模式,才能更大程度地恢复绿色原生态。近年,十一团新增四翅滨藜、梭梭、沙拐枣等灌木林达8万亩。”该团技术人员谢小云介绍,当地采取科学节水措施,推广乔灌草栽培新技术,结合机械补播、飞播、育苗移栽、扦插、沙障等方式,进行沙漠生态综合治理。

  在谢小云看来,防沙治沙既要坚持不懈,也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方法。“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用现代科学治沙技术系统治理。”

  “治沙不是为了消灭沙漠,重要的是恢复其植被。”阿拉尔市三五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十一团花桥镇灌溉服务部负责人宋明江认为,治沙要考虑沙区的自然恢复能力,要走治理和恢复路子。

  目前,第一师多个沙漠边缘团场的沙漠生态补水工作,在国家塔河流域管理局的支持下,已进行了三年。

当地已开始探索林草光互补生态修复新模式:以光伏实现治沙,用牧草种植带动养殖、用养殖反哺生态修复。张涛 摄

  在十一团塔南二干渠37号闸附近,一道闸门洞开,源源不断的灌溉水注入大漠。目前,塔南二干渠已有5个分水口直接补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生态区。自2019年连续生态补水累计1.88亿立方米。补水让沙漠边缘胡杨及野生灌木等植被长势明显好转,野鸭等飞禽数量明显增加。

  这种沙漠生态恢复做法,在十团有了另一种表现形式。该团正朝着“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的“林草光”互补生态修复新模式前进。

  在十团十一连的中国华能天华阳光阿拉尔光伏发电站,远远望去,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的光伏板连绵不绝、蔚为壮观。而在光伏板下,只见生长着一片片沙打旺、骆驼刺、芦苇等多种沙生耐盐碱植物。

  “没想到,这些草地越来越旺。”阿拉尔光伏发电站现场负责人杨民说,因4000亩光伏板的建设,让这片沙丘“停”了下来,植物种子不再“漂泊”,有了生根发芽的条件。

  这片光伏基地已开始探索林草光互补生态修复新模式:以光伏实现治沙,用牧草种植带动养殖、用养殖反哺生态修复。

  十团还在沙漠里建起大棚,利用沙土种西瓜、哈密瓜。这是实现沙漠与人和谐共生的另一样板。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不仅要将沙漠治好,还要让沙漠变成‘金山银山’,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兵团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