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经验

发布时间:2024-11-22 17:53:33 来源: sp20241122

人们常说,云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是“生物基因宝库”。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草木葱茏、鸟儿欢唱、走兽腾跃……这里是观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

拯救极小种群物种

美丽的热带雨林里,9岁的孤儿象“小强”正悠闲地吃着“象爸爸”们准备的胡萝卜……近日,记者在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采访时,看到这温馨一幕。

亚洲象救护和繁育是一项既复杂又需要极大耐心的工作。2008年11月,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在这个临时家园里,一些受伤、离群或需要辅助繁育的亚洲象,得到了“象爸爸”们的贴心照顾。

“小强”受救助时才8个月大,因为不被象群接纳而成为“孤儿”;“羊妞”,羊年出生、受救助,喝羊奶长大;“然然”,3岁时被铁夹严重夹伤,起初怕人,不配合治疗,最终在17岁时生下第一个宝宝……“象爸爸”们细心记录了每一头小象的档案,为它们量身定制救护方案。

“看着它们从受伤无助到重新站起来,再到如今能在雨林中自由奔跑,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言语表达!”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熊朝永感慨。如今,“象爸爸”们每天都会带着大象进行野化训练,“最终目的是帮助它们重返自然”。

经过多年努力,云南省亚洲象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保护成效日趋明显。40年间,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原来的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多头。

亚洲象的故事是近年来云南“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通过迁地保护、建立常态化监测体系、保护和修复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等一系列举措,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命运正在被改写:滇金丝猴数量增长到3300余只,西黑冠长臂猿、绿孔雀等20多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也大幅上升;漾濞槭、华盖木等3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脱离灭绝威胁。

建设种质资源库

保护生物多样性,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至关重要。

昆明北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内,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种子博物馆。展厅内,一面巨大的“种子墙”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2000多根整齐排列的亚克力柱中,盛放着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植物种子。

种子博物馆的展陈主要用于科普,更多宝贵的种质资源则珍藏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里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野生生物种质资源2万余种、30余万份,为众多野生生物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种质库不仅保存了众多植物种子,还抢救性收集和保存野生植物的离体材料、DNA、微生物、动物种质资源等遗传材料。”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任伊廷双介绍,“因此,种质库也被形象地称为‘种子银行’。”

据悉,种质库将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保藏技术研究,以发现不同种质更优的保存条件组合,并为它们提供定制化服务,让更多的种质进入种质库。

保存了那么多种质资源,如何更好发挥它们的作用?

“科学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方式。”伊廷双举了一个例子,“野生羊肚菌味道鲜美,但是产量很小。我们通过驯化野生羊肚菌,选育出可进行人工培育的新品种,就能让大家都吃上物美价廉的羊肚菌。”

促进古茶林保护利用

“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这句傣族谚语,传递出长久以来云南人民最朴素的自然生态观。今天,绿色发展理念早已深深根植于当地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与实践。

景迈山的早晨,青山与云雾为伴,郁郁葱葱的树林错落有致。

“高大的榕树、樟树下,错落分布的便是古茶树,这是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林下茶种植技术。”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景迈村村民岩温发告诉记者,这里的先民很早就懂得种生态茶,依靠自然落叶形成的腐殖质和土壤为茶树提供养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

“看,这里有‘螃蟹脚’!”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轻轻拨开茶树枝叶,一种枝条节状带毫的寄生植物映入眼帘,“‘螃蟹脚’一般生长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这也是景迈山良好生态的印证。”

景迈山古茶林是世界上保存完整、面积较大、种植历史悠久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集中连片面积达1.8万亩。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

数据显示,2023年9月以来,景迈山接待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8亿元,走出了一条“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1月,《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技术规范》实施,对古茶林的日常管理和树体养护等进行技术规范,旨在进一步促进古茶林的有效保护、科学管养和合理利用。

(本报记者 方曲韵 徐鑫雨 王美莹)

(责编:薄晨棣、温璐)